20160910 – 「處方藥物和情緒影響的關係」
主題:「處方藥物和情緒影響的關係」
講員:劉奇川醫師
生於台灣花蓮,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及台灣大學醫學院後,在洛杉磯加大港區分院〈Harbor UCLA〉完成精神科醫師訓練,並獲美國精神及神經科專科醫師資格。之後從事精神物理研究並於Rosemead School of Psychology 進修神學與心理學整合課程。
劉醫師一九八九年從事精神科執業醫師,曾任Alondra Crest 醫院醫務主任,勞工傷害檢定醫師及加州政府福利部傷殘鑑定醫師,並從事臨床精神葯理研究。現任College Hospital 精神科病房醫務顧問,專治重度精神病患、重度抑鬱症,戒毒及藥物濫用。
劉醫師高中時在香港九龍浸信會信主,曾在台北懷恩堂與羅省基督教會參予教會翻譯、主日學教師、音樂崇拜,及佳音社錄音廣播節目服事。現任CCNTV 網络電視台北美製作中心運營總監。
一般人用“改變情緒的物質”(mood altering substance)來調節不同的情緒狀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。誠如“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”,正確運用藥物處方能使情緒得到紓解與幫助,誤用和濫用卻會帶來無窮的禍害。
本講座將介紹各種常見的處方、藥物、毒品、煙酒對情緒帶來的影響,以及它們在情緒管理或影響中扮演的角色,幫助大家認識情緒如何配合藥物治療與控制、使關懷輔導有正確的途徑能達到最佳效果而不是幫倒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