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傷的服事者
醫生溫和地宣布:「如心!你有更年期的情緒障礙,就是所謂的憂鬱症,最近生活壓力太大嗎?」
緊繃多年的情緒,在確實知道自己的精神狀況出了問題後,如心泫然若泣了起來,長久以來種種無助和不平的點點滴滴,一一浮現心頭。
教會的窘境
如心全家搬來小鎮時,經過禱告知道神要她投入這間成立不久的小教會。教會的服事一直都是如心的生命重要養分,儘管負責教會職務十分辛苦,卻也甘之如飴。
這間華人教會是英文教會所延伸的宣教事工。多年來,崇拜講道多數是英文翻譯成中文,然而大部分信徒是以華語溝通,尤其近五年來許多來自大陸的移民。因此,總覺得信息沒有餵養到講華語的信徒。
教會的成長一直起伏上下不穩定,不知換了多少位傳道人、神學生,也不知流失多少會友。儘管如此,如心仍是忠心地服事。
只是,現任牧師雖已上任四年,卻因在神學院修課,一個月正常講道不超過二次。就算是講道,內容也是枯燥冗長,談的大都是神學理論,極少生活的應用和見證,導致會友聽道打瞌睡,一點也沒有吸引力。
其實,教會超過半數是慕道友和剛受洗的會友,若有足夠的關懷和造就,應該會有所不同的。有人反應希望牧師可以參與關懷探訪,但牧師不但沒抓住機會認識這些羊,還引用使徒行傳六章說:「只以祈禱傳道為事,不管飯食(關懷探訪),難道還要我洗廁所嗎?」
許多同工和會友陸續離開了教會,牧師卻毫不在乎,沒有挽留,更不關切他們的去向。如心也有諸多不滿,卻選擇用逃避應對、儘量「少說多做」來面對,不想去處理,只求「人和為貴」。
堆積諸多不滿、怨言
傳統中國人遇到衝突,通常較含蓄或客氣,不會當面說出來,殊不知只在背後講,甚至閒言閒語,結果問題擴大更難解決。人際關係上的種種衝突,不會因為在「神的家」就都能迎刃而解。其實,無論矛盾、衝突、苦毒、負面情緒等,只要浮現時,就一定要當下處理,才是最佳的契機。
聖靈不停的教誨如心,要她除去眼中樑木,要她去溫柔地將人挽回,甚至要如心真心地前去和好,但如心的掙扎讓她深陷糾葛,無法自拔。在不斷的禱告哭泣中,神為她開了一條新路,引領她去進修聖經課程,那些課程帶給如心諸多的啟發,靈命上逐漸復甦、成長。
有段時間,因牧師休假、同工外出,如心連續四個月帶領兩個受洗班課程,導致身心失調。加上丈夫因工作外調,讓她少了可以依靠的肩膀。
一個主日中午聚會都結束後,牧師叫住她,要她提供資料,說待會與母會開會時要使用。如心急著回家處理突發事件,拒絕了牧師的請求。沒想到牧師竟責備她的服事態度,如心不知如何反應,一怒之下,頭也不回地就離去。
幾經深思熟慮,她決定暫停服事。她與牧師交接她所負責的中文團契、中文查經班、受洗班和關懷探訪等事工,以便能好好休息一年。如心很失望地發現,牧師對於她過去的付出,非但沒有感激或不捨,反而用冷漠的態度輕蔑以待,讓如心百般不平。
就在辭去服事後,如心不幸出了一起小車禍,牧師非但沒有慰問,還幸災樂禍地說:「就是因為你作了錯誤的決定,才會發生這種事情!」如心驚訝又受傷,很難想像如此負面話語,是出自牧者的口。
其實,如心知道自己心中最大的樑木,就是充滿闇黑不公平的埋怨:「憑什麼我辛勞服事多樣的事工,牧師領薪卻可以漠不關心?」
千金重擔得到釋放
沒多久,如心全家搬離了小鎮,自然地也換了一間教會。但聽聞牧師並沒有改變,反而變本加厲要「管教」那些對他不滿的弟兄姐妹,甚至威脅要除掉他們的會籍。「牧者該有的包容在哪裡?」她內心無言的抗議著。如心深知靠自己是做不到前嫌盡釋的寬恕,面對過去的這位牧者,那「樑牧」壓的她透不過氣來。
在新教會,如心更多地裝備學習,經歷醫治和釋放,並且努力地求神賜給她一顆謙卑降服的心,加添她力量去克服懼怕。她深切思考,是否應當去面對過去尚未解決的衝突,不然無法完全經歷內在平安,似乎也無法真實地傳揚耶穌基督的愛與救恩。
深思反省時,如心發現她一直認定自己付出比牧師還多,並且用近乎苛責的眼光審視牧師的一言一行。看似「看見對方」,其實根本「看不見對方」。如心赫然發現,原來她眼中的樑木,就是把自己當「神」,來論斷批評牧師。
誠然,這些心路歷程絕非一蹴可幾,其中的百轉千迴,翻翻攪攪,要不是神不離不棄地陪伴著,或許會是永遠的積怨與陰霾了。
過了幾年,在一個跨教會聯合特會上,如心很驚訝地看到牧師伉儷也遠道前來參加,據說他們本來沒打算來的。如心深深感謝父神的恩典,開啟了「和好」的一扇門,使她能抓住機會當面示好,誠懇地請求牧師原諒她過錯,承認過去不應該對牧師心懷不滿,諸多的誤會但望就此雲淡風輕。
與牧師握手言歡的當下,她也能感受到牧師夫婦的如釋重負,或許自己真的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太多,以至彼此怨懟更深了。
「耶和華說: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;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。天怎樣高過地,照樣,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;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。」
回家的路程,如心滿心感恩和說不出的平安,身上千金的重擔得了解脫。真正的饒恕他人,原來才是真正的救贖。
走在順服神的路
那天在華人超市,如心遇到剛搬來這城市、曾經也在那小鎮聚會的姐妹。閒聊中聽見姐妹陳述,牧師在眾人中重提往事,並說如心已認錯。意思是,過去如心與牧師的一些衝突,是如心的問題。
突來的訊息,讓她有二度傷害的痛。回家之後,她忿忿地向要好的姐妹發洩不平。兩人禱告時,她被聖靈開啟,稍微體會曾經學過的教導。明白向人伸出和好的手,並不一定就會得到感謝的擁抱,但神在天上必定喜悅她所作的努力,而這也是耶穌要門徒走的路。禱告完,如心甩甩頭,仰望天際,奇妙地她竟能淡淡的一笑置之。
不能說她已完全釋懷,但如心決定要走在順服神的方向上。感謝神的恩典與眷顧,走過這段天人交戰的年日,如心認識了自我的缺失,深深看見自己的罪,和神要她學習在傷害與痛苦中,仍然選擇走一條榮耀神的道路。
如今的如心,勇敢地繼續在教會服事,雖有傷痕,卻能無憂無懼地站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