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贖,在愛與衝突之間

那是十幾年前,當我的孩子還是青少年的時候。一個晚上,夜已深,心想孩子功課應該做的差不多了。最近覺得有些事需要跟孩子談談,今晚應是時候。腦海中盤算著要如何溫柔地說,可以在愛裡跟孩子對話。

推門進入孩子房間,輕聲詢問:「有空聊聊嗎?」

「沒空!」一個冷球直接彈回,衝破心中單薄的溫柔,怒火如山洪,一瀉千里。

「你用這種態度跟父母講話嗎?」一場親子衝突的戲碼於焉上演。

最後,我像隻鬥敗的「母雞」鎩羽回到自己房間,在挫折、失敗、自責中含淚而眠。

幾年後,當我讀到提姆連恩(Tim Lane)和保羅區普(Paul Tripp)合著的《人際關係──神救贖的工場》(Relationships: A Mess Worth Making)一書,才恍然大悟,並為在生命中曾經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感恩。

「我們在關係中所經歷的每一段痛苦,是為了提醒我們自己需要祂;而每一個愉快的經歷都是一個隱喻,象徵只有在祂裡面才能找到的滿足。」(頁11)不是嗎?就在那深沉的夜晚,在婆娑的淚水中,我望著窗外的明月,在上帝的面前求祂幫助軟弱無能的自己。

作者提到,「人智慧最大的缺失,就是讓你以為你無需改變自己便可以改變你的關係。」無怪乎在大部分的衝突中,我們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問題,而自己不需負任何責任。

神是看重關係的神,祂要我們活在美好的關係裡。在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團契裡,神按照祂的形象造人,神所創造的亞當也要活在有團契的關係裡。「神說:『那人獨居不好』。」(創二18)夏娃的被造不僅是為了亞當的需要,更讓二人有美好的關係,在關係中享受神的祝福。

人的墮落造成了人際關係上的艱難。在衝突中,顯示了我們在罪裡的掙扎。「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」(羅七18)我明明想跟孩子好好講,但口裡所說出來的話卻背道而馳,完全沒有恩慈。那時才驚覺,自己對孩子的愛原來如此脆弱而不堪一擊。

有人會問,如果神真的愛我,為什麼讓我活在如此痛苦的關係中?作者的答案令人驚奇。「事實上,困難的人際關係正是神愛我們、關心我們的標記。我們總期待神改變我們的關係,但祂卻忍耐等候,直到我們被困難的關係磨練改變為止。」(頁17)

原來在那令人挫折與痛苦的關係中,充滿了上帝濃郁深厚的愛。祂不要我們一直停留在原地,透過人際關係上的衝突,顯示出我們生命需要被救贖的地方,可以再一次地回到十字架面前,領受福音,讓生命可以被煉淨,更像基督。原來,衝突是神救贖人的工場,人際關係不是目的,而是神改變人的過程。

從此,我對衝突有了新的視野。我為生命中神所允許的每個衝突感恩;沒有這些衝突,我可能會驕傲,自以為義。沒有這些衝突,我可能不會到神的面前,因而失去經歷神的機會。沒有這些衝突,我的生命不會被煉淨。

這些學習與領受,奠定了後來「愛與衝突和睦事工」的基礎。讓我們清楚看見,在衝突中唯有回到十字架前領受福音,才會有真正的和睦。

Blog Attach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