領袖如何避免在錢財上失足?
- Posted by Daniel Chan
- Posted in 愛與衝突通訊
2001年Enron Corporation爆發醜聞案,不僅公司破產,許多投資人遭受鉅大損失,連帶使世界五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Arthur Anderson 一夕瓦解。2008年因次貸風暴引發金融海嘯,掀開了許多政商領袖不為人知的醜陋面目。許多叱吒風雲的政治領袖或商業菁英,因為錢財方面失足,而鎯鐺入獄,其所領導的團體也受到嚴重的傷害和影響。即使教會界,過去幾年,美國、韓國、新加坡的幾個大型教會,幾位有名的牧師因為財務問題被定罪判刑,不僅個人身敗名裂,也絆倒了許多人。
基督徒領袖要知道自己在團體中身分特殊,動見觀瞻,責任重大,受到魔鬼的試探和攻擊也比別人多。魔鬼處心積慮用錢財、色情、權力要引誘領袖犯罪,破壞團體的健康、名譽和團結。因此,領袖必須倚靠神的大能大力,作剛強的人,抵擋魔鬼。首先要認定神是天地萬物的主,自己不過是神的管家(林前四2),要謹慎照料神所交託的產業。俗話說:「金錢不是萬能,沒有錢卻萬萬不能。」我們每天都要接觸錢財,錢財是很好的僕人,卻是最壞的主人。我們要作良善、忠心,有見識的管家,善於管理錢財,不要成為錢財的奴隸。
領袖在錢財上失足的主要原因:
1、貪心:錢財不是罪惡,貪戀錢財才是禍根。「有貪心的,就與拜偶像的一樣。」(弗五5)想要得到不屬於自己的就是貪心。十誡中第十誡告誡人不可貪心。許多人因貪心,用不當的手段,投機取巧,想要發財。「那些想要急速發財的人,就陷在迷惑,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,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。貪財是萬惡之根;有人貪戀錢財,就被引誘離了真道,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。」(提前六9-10)管家要忠心,相信主是耶和華以勒,祂必供應我們的需要。
2、負債:有些人受到「先享受,後付款」的影響,羨慕別人的享受,就以借貸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,入不敷出,就以債養債,導致債台高築。為了清償債務,就拼命加班或兼差,想方設法增加收入,終日勞苦愁煩,以致健康受損,腦子不清,常常作錯誤決定,越陷越深,最後甚至自殺身亡。「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」(箴二十二7),債務使人失去自由,不能隨意使用自己的收入,又增加精神緊張的壓力,使人成為金錢的奴隸。無債一身輕,才能享受財務自由,才能有平安喜樂。
3、作保:有些人出於愛心或基於人情壓力,為他人作保,結果被牽連受累,代償債務,甚至因此傾家蕩產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研究發現:百分之50為銀行貸款作保的案例,最終是由作保人償還債務。其實貸款人早已知道借款人的信用堪虞,貸款風險極高,才會要求借款人必須找到可靠的人作保。「不要與人擊掌,不要為欠債的作保。你若沒有什麼償還,何必使人奪去你睡臥的床呢?」(箴二十二26-27)中文字的「保」乃是呆人,字義與上述聖經的教導相同,寓意深遠,頗為貼切。
4、賄賂:賄賂是不公不義的行為。行賄者或受賄者都是心存詭詐,投機取巧,想要以不法或不對的手段達到利己的目的。受賄者擅用職權,以權謀私,貪贓枉法,圖利他人。行賄者或被脅迫,或貪圖方便,相信「有錢能使鬼推磨」,就以行賄來打通關節,方便行事。賄賂是聖經明文禁止的事(出二十三8),因為人的罪性,自古以來,賄賂案件層出不窮,貪腐行徑罄竹難書。貪官為錢而屈枉正直,以利害義。行賄者基本上輕視受賄者的品格,認為受賄者是可以用錢收買;官商勾結後,行賄者為了收回成本,只好偷工減料,降低品質;受賄者怕東窗事發,就不斷掩護。賄賂造成不公不義,對國家社會貽害無窮。
5、驕傲:「驕傲在敗壞以先,狂心在跌倒之前。」(箴十六18)許多領袖上任之初謙卑為懷,禮賢下士,深得人心;但在略有成就後,就心高氣傲,剛愎自用,不聽勸諫,以致江河日下,怨聲載道,一敗塗地。掃羅、大衞、所羅門都是明顯的例證。放眼當今世界,各行各業領袖沒有記取歷史教訓、重蹈覆轍者,比比皆是。領袖必須知道: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身分都是神的賞賜。要謙卑服在神的手下,仰望神的憐憫,順服神的旨意;不可自高自大、任意妄為、貪圖虛榮、急躁冒進。要知道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;尊榮以前,必有謙卑。」(箴十五33)
領袖如何避免在錢財上跌倒?
1、要保守你的心:敬畏神,知道自己只是管家,要盡忠職守;要知道自己的身分和責任,常常儆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;也請配偶、家人、朋友和同事為你代禱,保守自己不陷入魔鬼的網羅(箴四23)。許多錯誤都是在一念之間,一不小心就被魔鬼引誘離了真道,一失足成千古恨,後悔莫及。不可不慎。
2、要過簡樸生活:學會敬虔知足,量入為出;不要追求奢華,要過簡單樸素的生活;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不與人比較;不要因想吸引人或討好人,而用自己沒有的錢去買不需要的東西。「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,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」(來十三5),「要立志作安靜人,辦自己的事,親手做工,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,叫你們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,自己也就沒有什麼缺乏了。」(帖前四11-12)
3、要虛心求教:領袖最重要的責任,是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,重要決策上更要有正確的判斷,才能作智慧的決定。聰明的領袖有自知之明,知道謀士的重要;愚昧的領袖則自以為是,剛愎自用,獨斷獨行(箴十五22)。求教有關財務的決策,最重要的諮詢來源是聖經,聖經有2350節談到錢財。其次是配偶、父母、經驗豐富的顧問和屬靈的人。謹慎選擇諮詢對象,不要向惡人諮詢,不可藉算命、卜卦或巫術來作決定,要小心帶有偏見或有利益衝突的顧問。
4、要建立制衡機制:領袖要知道自己是罪人,又生活在罪人中。為了避免在錢財上跌倒,必須建立制衡機制(check and balance),避免給魔鬼留地步。所有的財務往來都要有防弊措施;要有內部監督機制,防止經辦人員監守自盜,或是上下勾結,中飽私囊。即使是教會、福音機構或非營利機構,也應有健全的執事會、董事會。設立財務委員會,有嚴格的會計制度;帳務和出納分別由不同人經手,定期對帳,互相監督;要有預算和稽核審計制度。葛培理創立佈道團之初,就設立獨立的董事會和財務委員會專心管理財務,讓每個同工按月領取生活費,專心祈禱傳道,不必介入財務問題,這個財務管理的制度很值得參考學習。(作者現為英國基督使者協會董事,致力職場宣教與企業轉化事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