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 and Conflict Peacemaking Ministries
  • Home 首頁
  • About Us
  • Contact us
  • 奉獻支持
Search
  • 首頁
  • 恩典呼召
    • 異象與使命
    • 差遣禮報導
    • 會長異象分享
  • 同工團隊
    • 董事會
    • 諮詢顧問
    • 會務顧問
    • 同工會
  • 家庭路線
    • 夫妻暨兒童和睦營
      • 夫妻暨兒童和睦營簡介
      • 2022 夫妻暨兒童和睦營
    • 夫妻和睦營
      • 夫妻和睦營簡介
      • 夫妻和睦營見證
      • 2020 夫妻和睦營
      • 2019 夫妻和睦營
      • 2018 夫妻和睦營
      • 2017 夫妻和睦營
      • 2016 夫妻和睦營
    • 兒童和睦營
  • 社區路線
    • 社區講座簡介
    • 2022 雲ZOOM活動
      • 改變習慣改變關係
      • 我越講他越不聽怎麼辦?
      • 談親子關係中的「性」與「衝突」
      • 渡過衝突中的情緒風暴(粵語)
      • 渡過衝突中的情緒風暴(國語)
      • 清除衝突中的地雷
      • 用愛心說誠實話
      • 親子關係有界線嗎?
      • 夫妻衝突的禁忌
      • 在衝突中的聆聽藝術
      • 改變習慣改變關係
    • 2021 雲ZOOM活動
      • 如何化解親子衝突?
      • 溝通溝不通
      • 在衝突中如何道歉?
      • 七週年慶雲端感恩聚會報名
      • 如何化解親子衝突?
      • 如何處理子女間的衝突?
    • 2020 雲ZOOM活動
      • 衝突陪伴雲端工作坊
      • 網路遊戲與親子衝突的應對
      • 六週年慶雲端感恩特會
      • 在衝突中的蛛絲馬跡
      • 衝突中的金蘋果
      • CPR七月份校友聯誼會
      • 如何處理子女間的衝突?
    • 2016 社區講座
    • 2015 社區講座
    • 2014 社區講座
  • 教會路線
    • 長執同工退修會
    • 愛與衝突和睦主日學
    • 專題講座
  • 愛與衝突通訊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二十一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二十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九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八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七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六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五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四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三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二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一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十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九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八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七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六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五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四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三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第二期
    • 愛與衝突通訊創刊號
  • 支持事工
    • 感謝與代禱
    • 奉獻支持
  • 影音分享
    • 諮詢顧問勉勵祝福
    • 愛與衝突影片分享
  • 聯絡我們

親愛的《愛與衝突》通訊讀者平安


「不要把局部當全部,把討論當結論。」這句話巧妙地引出教會衝突的起因,常是沒有看到全部或等到結論,在該安靜時,卻躁動不安,以致問題叢生。這也是本期要探討的「教會的動與靜」,期待從個人、同工會議、牧者和整體教會來看我們可以學習的功課。

會長在〈言語有時,靜默有時〉中提出,教會衝突與人的言語有關,我們有時話太多,有時該發言卻無言;有時失言,有時廢言。學習掌控「言語發射台」,在靜默聆聽後發聲,在神的話語中尋求共識。

今年愛與衝突和睦事工七週年慶,特邀蘇文隆牧師為講員,〈危機中的動與靜〉一文為其信息摘要。蘇牧師分析教會危機,除了靈界爭戰外,還有牧者本身、教會內部和外在改變所帶來的危機;疫情過後,教會逐漸開放實體聚會,怎樣讓大家回到教會,繼續為主發光,王文堂牧師在〈疫情過後,教會生活重新啟航〉中有精彩的分享;〈開會衝突停看聽〉是曾任San Gabriel Evergreen 浸信會主任牧師的Cory Ishida,彙整多年開長執同工會議的心得教導,值得我們注意;輕鬆中引人深思的小小說〈肉粽〉,作者從不同角度思考何謂成熟的服事生命?在服事的路上,有時我們可能是肉粽嫂,有時也可能是阿證,都需要學習成長。

麥中堂牧師在《和睦廣角鏡》裡,以〈和睦使者拿單〉為例,鼓勵更多人成為跌倒的屬靈領袖之和睦使者;《活力餐》裡,杜永浩用自己的成長,分享耶穌教導我們「回轉像小孩」的體驗;愛團契卻又想離開的矛盾,在後疫情的團契裡發生,該如何處理?何老師在《和睦下午茶》提供了輔導;本期《和睦書坊》介紹《返璞歸真的牧養藝術》一書,作者尤金‧畢德生在書中,以「不忙碌」、「顛覆」、與「末日啟示」重新定義牧者應該扮演的角色。

一年多來,雖然愛與衝突因疫情無法舉行夫妻和睦營,但神引導我們踏上了「衝突陪伴」的進階培訓,裝備參加過夫妻和睦營的學員成為和睦使者,《事工報導》裡要呈現給大家這些果實。

因全球性的缺櫃塞港,《愛與衝突》通訊無法準時到達洛杉磯,敬請見諒。紙版通訊一到,必立即寄上。請您先閱讀本期電子版通訊,並繼續為我們的需要奉獻禱告。謝謝!

《愛與衝突》通訊 敬上

《會長的話》

  • 言語有時,靜默有時/劉哲沛

《活力餐》

  • 比大小/杜永浩

《教會的動與靜》

  • 危機中的動與靜/蘇文隆
  • 疫情過後,教會生活重新啟航/王文堂
  • 開會衝突停看聽/Cory Ishida
  • 肉粽/小燈

《和睦下午茶》

  • 我愛這個團契,卻又想離開,該怎麼辦?/何老師

《和睦書坊》

  • 牧者角色的動與靜 /玲羽

《和睦廣角鏡》

  • 和睦使者拿單 /麥中堂

《事工報導》

  • 陪伴同行衝突路 /編輯室
Love and Conflict Peacemaking Ministries

©2020 愛與衝突和睦事工 ALL RIGHTS RESERVED

Follow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