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與我

「你們不要以為我來了,是要給地上帶來和平;我並沒有帶來和平,卻帶來刀劍,因為我來了是要叫人分裂:人與父親作對,女兒與母親作對,媳婦與婆婆作,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。」(太十34-36,《新譯本》)

我剛信主時,非常不理解這幾節經文的意思。耶穌不是「和平之君」嗎?為什麼祂要叫人分裂呢?如果這樣,為什麼還要接受耶穌呢?隨著我對神越來越認真,對真理越來越認識,才漸漸明白一個事實:屬靈爭戰是真實的,門徒會面臨一種爭戰叫作「逼迫」。

 

父女關係從沸點跌落到冰點

我是獨生女,父親對我寵愛有佳。雖然偶爾有拌嘴的時候,總得來說,我和父親的關係是親密無間的。我剛來美國時,父親在國內被查出患了直腸癌,經歷十次化療,忍受了許多苦楚,每天晚上我都跟他視頻通話。不久,他來美國看望我,第一次走進教會就感受到聖靈的觸摸,很快就信主受洗。我自然欣喜若狂,和父親的關係又多了一層靈裡的親密。

父親回國後,本來在一個家庭教會聚會,常常打電話跟我分享見證和主日信息,心情和身體都越來越健康,我們全家都很為他的改變而高興。然而好景不常,他的教會常遭公安部門突然襲擊,因此頻繁轉移聚會地點,靈命幼小的父親索性就轉到一間人數眾多的三自教會聚會。但從那以後,他與天父的關係就漸行漸遠,直到有一天,決定停止聚會和禱告。甚至每當我跟他講到神的時候,他還會反感,認為我浪費太多時間在信仰上,所以遲遲未婚。

有一年我回國,父親竟然因為我向親戚傳福音,和我起了很大的衝突。我一方面為父親的靈性軟弱心急如焚,害怕他要經歷什麼大災難才「浪子回頭」;一方面也為他對我的誤解感到失望、難過。好端端的父女關係,竟然因為信仰,從沸點一度跌落到冰點。每次在越洋電話中提到信仰時,幾乎都會引起彼此的怒氣,最後都是我以砸電話收場。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再跟父親打電話,雖然我很掛念他,卻又害怕激怒他。我深切體會到馬太福音第十章的真實。除了為他禱告,我無可奈何,也失去了裡面的平安喜樂。

 

對內傳福音

2017年十一月,我在北美基督神學院上劉哲沛、王蘭馨夫婦教授的「與和睦有約」課程,第一次聽說「對內傳福音」的概念。老師引用希伯來書十二章14節:「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,並要追求聖潔;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。」聖潔是對自己的要求,屬於對內傳福音;而和睦是對別人的態度,屬於對外傳福音。這個觀點對我來說十分新穎,也很扎心。想到自己與父親的衝突,的確是把方向搞錯了;我往往用「聖潔」在要求父親、論斷父親,而用「和睦」在體貼自己的感受。所以與他溝通時,自然沒有溫和的言語和謙卑的態度,這樣的方式只會讓父親越來越遠離神,甚至我們的關係也受到影響。

老師說:「衝突就像照妖鏡,顯示自己內心的狀態,是煉淨自己的過程。一個人有衝突,說明他生命中一定有罪要被對付。」我邊聽課,邊在心裡默默跟神認罪:原來我心裡的眼睛是瞎的,嘴唇不潔,沒有依靠神,任憑血氣發作……。我以為父親需要福音,然而真正需要福音的人是我啊!

 

恢復了從神而來的平安喜樂

上完課後,我常常求神光照我內裡的黑暗,除去對人的論斷和負面想法,呼求聖靈充滿我的心,除去我的法利賽人眼光和宗教的靈,用基督的愛真實地去關心別人……

去年新年前夕,我再次給父親打電話,雖然他還是批評我去教會浪費時間,像往常一樣講了許多我不認同的話,但是我不再跟他在言語上辯論,而是默禱求神安慰我的心,給我智慧和忍耐,用積極正面的回應,肯定他對我的關心。沒想到當我這樣不斷「對內(自己)傳福音」,我和父親的那次談話不僅沒有產生衝突,他還講了許多溫暖的話鼓勵我、安慰我,直到我們和平地結束談話。最重要的是,我內心恢復了從神而來的平安和喜樂 。

我相信瑪拉基書四章5-6節,神 對末後世代的應許必然成就:「看哪,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,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。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轉向父親,免得我來咒詛遍地。」

Blog Attachment

Related Blog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