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與和睦有約」訓練課

愛與衝突通訊-底圖-No2-07-01        2017年11月的兩個週末,劉哲沛、王蘭馨會長夫婦在北美基督神學院,教授了新一期的「與和睦有約」訓練課程。這門課一直是該學院最熱門的課程之一,有40幾位來自加州不同教會的弟兄姐妹報名參加,整個教室座無虛席。
這門課為什麼如此受學生歡迎?首先,每堂課開始,學員都要分享一個和衝突有關的生活實例和見證,使課堂氣氛活潑自然,尤其一對夫妻學員共同表演的小話劇,既令人忍俊不禁又發人深省;其次,授課的夫妻檔老師二人一唱一和,不僅談吐幽默而且搭配默契,他們倆已給學員們樹立了與人和睦的榜樣;最後,師生們在下課休息時間,還能品嚐到有愛心的姐妹親自烘培烹煮的美味糕點和甜湯。
如此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,難怪學員們儘管是週末來上課,臉上卻不見一絲疲憊,反而感覺是一段身心靈均得飽足的難忘時光呢!

追求聖潔

        「與和睦有約」課程共十堂課,分別教導:「衝突是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要過和睦的生活?」以及「如何尋求和睦?」等。雖然是輔導課,但所有內容都是以聖經真理為根基,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許多深厚的神學思想。
比如,第一課就從福音的角度來解釋「與人和睦」的重要性。過去我只知道基督徒要廣傳福音,卻從未想過有「對內傳福音」和「對外傳福音」的區別。老師引用了希伯來書十二章14節:「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,並要追求聖潔;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。」聖潔是對自己的要求,屬於對內傳福音;而和睦是對別人的態度,屬於對外傳福音。
        這個觀點很扎我心,想到自己與人衝突的緣由的確都是把方向搞錯了;往往是用聖潔在要求別人、論斷別人,而用和睦在體貼自己。老師說:「衝突就像照妖鏡,顯示自己內心的狀態,是煉淨自己的過程。一個人有衝突就說明他生命中一定有罪要被對付。」我一邊聽課,一邊在心裡默默禱告,跟神認罪:「我心裡的眼睛是瞎的,嘴唇不潔,沒有依靠神,任憑血氣發作……。」我明白了,為什麼老師在每堂課後都要求我們寫下禱告詞的原因──「不消滅聖靈的感動」。

為和睦付出代價

        第二個對我很有啟發的觀點是:「和睦是一個呼召,神把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,而我們必須為和睦付出代價。」耶穌雖然是神,卻用犧牲自己的方式來求和睦,那麼如果我們在衝突中是強勢的一方,是否應該先放下姿態來求和呢?我們不是活在知識善惡樹下,總要跟人爭辯對錯輸贏;應該活在生命樹下,用耶穌基督的生命來面對問題,解決衝突。
        我想到,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很隨和的人,不會輕易和人發生衝突。但在職場上,我卻常會面對和青少年學生之間的衝突。每當學生不順從我、挑戰我的時候,我就會生氣,覺得神把我放在錯誤的地方,想放棄、想逃避。但是上這門課時,神似乎在提醒我,祂所給我的職場就是讓我操練與人和睦的機會,因此在沒有學會處理衝突的功課之前,不能輕易放棄這份工作,因為衝突的根源,和環境無關,是和我們的心有關。當我們想要自己掌控而不是讓神掌權時,心裡必然對人產生苦毒和失望。
        在最後幾堂課,我們還學到如何接受批評,如何用愛心勸戒別人,如何跟人道歉等具體實際的求和方法。
總的來說,「與和睦有約」這門課不單讓我們學習到與人和睦的知識,更重要的是,幫助我們切實活出耶穌基督「尊神為大,柔和謙卑」的生命,實在是受益匪淺!(作者在北加州慕主先鋒教會青年牧區參與服事。)

Blog Attachment